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MakerCup」標籤的文章

MakerBoard: 自幹 MT7688 模擬器!簡報釋出!

圖片
使用 MTK LinkIt Smart 7688 這類開發板時,總是很痛苦,由於儲存空間不大,記憶體也不大,常常在開發的過程中飽受折磨。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,模擬一個 MT7688 的環境,在有充沛資源的機器上進行開發。就這樣,前陣子開發了一個小小的 Open Source 工具專案「MakerBoard」,並在 MakerCup 的共筆網站發表「 沒有板子也可以玩的 7688 模擬器! 」。 雖然這樣一個小小的模擬器運用了 VM 和 Container 相關技術。但其實主要概念並不難,這次 5/10 在台大的開放原始碼課程中,就簡單從 MakerBoard 這專案出發,然後說明了一下怎麼樣自己打造一個簡單的 Container,並利用 QEMU 來進行 Binary Translation 的工作。 簡報釋出,請自行服用:

從 Maker 出發並反思:於是我們成立了 MakerCup!

圖片
Maker 一詞近年來翻紅,有人稱「自造者」,有人稱「創客」,以代工起家的國內產業,覺得 Maker 風潮是一個維持舊有工業地位的方法和機會,更將其引伸成軟硬整合、創業模式,無一不紛紛出來插手,想佔一塊地,分一杯羹。有些媒體將 Maker 塑造成有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們,彷彿與一般人有很大的鴻溝。種種因素,自然越來越多人不了解 Maker 是什麼了。 但我們認為真正的 Maker 並不是擁有厲害能力的人,而是願意動手落實的人。 為什麼我們要成立 MakerCup? 我們想聚集純粹想動手、交流的朋友,並讓更多人參與並體驗 Maker 的世界。 事實上,Maker 的定義很簡單,凡是能打造、做東西的人,都能稱為 Maker。做菜的廚師,是個 Maker;編織衣服的人,是個 Maker;畫家,也是個 Maker。當然,寫軟體、做電子電路的人,以及各種設計師,通通都算是 Maker。無論在什麼領域,Maker 精神強調的是動手去實現、完成,去參與過程、瞭解過程,進而讓自己更有能力去打造出更多創意十足的東西。更重要的是,在這種不設限的旅程,能讓我們都具備著跨領域思考的能力。 既然過程才是最重要的,我們便開始思考怎麼樣讓更多人交流,交流技術、能力,共同發展和探討更多的知識。我們不應該只是追求一時且短暫的成果,滿足政府或代工產業想要立即成果的 KPI,更或是不應該鑽牛角尖盲目追求頂尖技能,而是讓更多人參與、動手,普遍瞭解更多不同的事物和技能。 於是, MakerCup 這個社群出現了,每週四都會舉辦一場分享交流活動或是小聚會,讓 Maker 平日下班或閒暇時,可以來走走坐坐,輕鬆喝點小飲料,或是現場做點東西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MakerCup/ 我們希望,這個社群將如一碗太古時代的生命濃湯一般,熬煮出真正的 Maker 生命。 延續黑客松台灣的精神 還記得這一年,我們籌辦了整個年度的「 黑客松台灣(Hackathon Taiwan) 」,每個月都有 300 至 500 人的大型創作活動,讓不敢踏出來的年輕學子、上班感到無聊的人、及很少離開自己專業領域的朋友,走出來到活動上以「能力會友」。這一年的過程,讓大家的成果,從簡陋成長到真正的創意或產品,從簡單的技術到複雜的應用,從小設計到跨領域的整合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