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作 X11 底下的 Popup Menu
既然要投入 JavaScript 的發展,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讓 JavaScript 能被用來開發 Native 桌面程式。而為了達成這樣的願景,我們的團隊沒日沒夜的發展各類基礎技術和擴充底階 API,甚至是將以 JavaScript 開發整個桌面環境(Desktop Environment, 如:GNOME、KDE、LXDE 或 XFCE 這類專案)為終極目標。 當然,跳出瀏覽器之後的 JavaScript,缺少了繪圖引擎,所以要拿來做圖型化使用者介面,會更為困難。慶幸的是,前些日子發展出的 jsdx-toolkit 已經解決了大多數的問題,除了有 3D、動畫等支援,也已經有了許多現代桌面有的UI元件(如:Entry、Label、Button... 等),以致我們完全可以放心的開發屬於自己的圖型化應用程式。 不過,目前的情況,在手機、平板或是特定用途的嵌入式系統中完全夠用,一旦回到更為複雜的桌面環境下,就會遭遇到許多的問題。像是回到 XWindow 底下後,會遇到許多 X11 的視窗管理機制,其視窗之間錯縱複雜的交互關係,就是我們要處理的。尤其是當我們在開發桌面環境時,就會發現在一般的桌面環境下,使用者可能會同時開無數個視窗和程式,並且隨機又大量的切換使用,這迫使我們必須去修改 jsdx-toolkit 以處理 X11 底下的更多狀況,符合並更完整支援一般桌面環境下的操作習慣。 你可能用過 GTK+/Qt 這類常見的 Toolkit,也知道在 X11 之下有很多種類型的視窗(Window),像是 Dialog、Splash、Menu、Popup Menu 等等,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現代 Toolkit 內部做了多少事。事實上,X11 本身雖定義了各類視窗的類型,但實際上 XWindow 和 Window Manager 並不會完全去照定義去處理你的視窗行為,更準確的說法是,X11 HWMH 中的基本定義和我們實際的認知是有出入的,該定義只是說希望達成的行為,但沒說是由誰(XWindow、Window Manage 還是 GUI Toolkit)去處理。 舉例來說,我們現在寫一支程式,該程式不使用任何現代的 GUI Toolkit,然後單純使用 X11 API 把一個 Window 的類型設成 Popup Menu。但是你會發現,它的實際行為並不像我...